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之三

来源:新华网
温家宝:今年起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全免费教育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这意味着中国贫困地区592个县约140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将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全免费教育。

  温家宝在报告中还说,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他还表示,要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中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根据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从小学到初中的9年学习期间,学生要交纳的费用主要是杂费和课本费。政府一般在当地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

  温家宝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去年中国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根据中国2002年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并在上述4类地区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中国共有这样的重点县592个,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04年的报告,中国农村地区年收入低于627元的农民还有2000多万人。627元被认为是中国的温饱线。(完)

  温家宝: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温家宝强调,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工作不能放松。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在谈到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时,温家宝说,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目前投资规模已经很大、社会资金增加较多,有必要也有条件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今年要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3000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98亿元;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继续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主要是为了加大对“三农”、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薄弱环节的投入,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还有一部分在建项目也需要国债资金继续予以支持。要认真做好财税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面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减免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全面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温家宝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调控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企业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要,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的贷款,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积极稳妥地处置各类金融隐患,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在讲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时,温家宝强调,继续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政策,从严执法。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加快完善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专项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发展的薄弱环节。继续搞好经济运行调节,进一步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

  温家宝提出,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实行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稳步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尤其是加快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

  温家宝说,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把握好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哄抬物价行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