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评价的重要意义与基本框架

主讲人

陈彦斌

简介

<p>站在&ldquo;两个一百年&rdquo;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既要巩固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展阶段所实现的伟大成就,又要&ldquo;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dquo;,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然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ldquo;健全宏观经济政策评估评价制度&rdquo;,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系统性的评价,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p> <p>&nbsp;</p> <div>近年来,笔者尝试着系统性地探索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2016年以来,笔者和陈小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哲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等团队成员,在&ldquo;大宏观&rdquo;和&ldquo;三策合一&rdquo;视角下,结合宏观理论和中国国情初步构建起了宏观经济政策评价体系,并且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年度的系统性基础性评价。团队每年发布并出版一本《宏观经济政策评价报告》,截至2021年初,已经发布了五本报告,并且出版了四本著作,第五本著作也即将出版。</div>

时间

2021-04-12(Monday)10:00-11:30

地点

经济楼N302

讲座语言

中文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类型

系列讲座

联系人信息

主持人

郭晔

专题网站

专题

主讲人简介

<p>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研究》编委,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1993至2003年在武汉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人大经济学院任教,2009年破格晋升博导,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曾任人大经济学院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项目主任、副院长。长期研究宏观经济学,致力于构建中国化宏观模型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评价。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2016年以来,每年发布并出版《宏观政策评价报告》,在&ldquo;大宏观和三策合一&rdquo;视角下,结合宏观理论与国情系统评价中国宏观经济政策。2017 年以来,每年发布《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系统评价中国20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2020年1月15日,受邀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专家座谈会。</p>

期数

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第1090讲

主讲人: 陈彦斌
主讲人简介:

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研究》编委,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1993至2003年在武汉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人大经济学院任教,2009年破格晋升博导,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曾任人大经济学院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项目主任、副院长。长期研究宏观经济学,致力于构建中国化宏观模型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评价。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2016年以来,每年发布并出版《宏观政策评价报告》,在“大宏观和三策合一”视角下,结合宏观理论与国情系统评价中国宏观经济政策。2017 年以来,每年发布《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系统评价中国20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2020年1月15日,受邀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专家座谈会。

主持人: 郭晔
简介:
系列讲座
时间: 2021-04-12(Monday)10:00-11:30
地点: 经济楼N302
期数: 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第1090讲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类型: 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