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增长”体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主讲人

刘刚

简介

<p>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ldquo;黄金二十年&rdquo;的高速增长期。更为突出的经济增长&mdash;&mdash;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10%以上&mdash;&mdash;被视为&ldquo;增长奇迹&rdquo;。二战后世界范围出现过四次这样的&ldquo;奇迹&rdquo;:1960年代的日本、1970年代的新加坡、1992&mdash;1996年的中国、2003&mdash;2007年的中国。过去四十年间,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是世界范围最大规模的增长,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革局。这种高速增长不仅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明显高于相同和相近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1998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应对危机平稳增长的表现,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理论,可以解释增长不可持续的制度和体制背景。&ldquo;法国调节&rdquo;学派等国外学者也开始从制度和体制的角度解释中国&ldquo;高增长&rdquo;得以持续的体制原因。我们尝试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增长模型与马克思主义的增长理论相比较,在马克思增长理论的视角下回应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高增长的理论探讨,重点考察中国&ldquo;高增长&rdquo;的体制背景。</p>

时间

2017-03-13(周一)16:40-18:00

地点

经济楼N303

讲座语言

中文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承办单位

类型

系列讲座

联系人信息

主持人

王艺明

专题网站

专题

主讲人简介

<p>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副秘书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等社会兼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摘录转载多篇,出版著作1部,参与著作与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项,二、三等奖各1项。</p>

期数

现代政治经济学系列讲座2017春季学期第三讲(总第3讲)

主讲人: 刘刚
主讲人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副秘书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等社会兼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摘录转载多篇,出版著作1部,参与著作与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项,二、三等奖各1项。

主持人: 王艺明
简介:
系列讲座
时间: 2017-03-13(周一)16:40-18:00
地点: 经济楼N303
期数: 现代政治经济学系列讲座2017春季学期第三讲(总第3讲)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类型: 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