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财政系学生早早就来到经院D座109室,听取台湾逢甲大学财税系主任谢耀智教授的学术报告。财政系副主任童锦治教授和胡学勤副教授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在题为《公司规模与有效税率之研究》的报告中,谢耀智教授分析了台湾企业负担的有效税率与公司规模之间的关系。在回顾政治成本假说(political cost hypothesis)和政治权力假说(political power hypothesis)的基础上,谢教授在综述以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把以前对这一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接下来说明了研究中使用的二个核心变量:有效税率和公司规模。度量有效税率通常有二个指标:一为平均有效税率(average effective tax rate);另一为边际有效税率(marginal effective tax rate);度量公司规模通常在以下几个代理变量中选取:营业收入净额、资产总额、销货净额(销货总额)。分析比较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选取的代理变量,这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在简要介绍其它影响有效税率的因素后,谢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传统分析法和建立实证模型相结合。在传统分析法下,谢教授以公司当期负担的所得税做为分子,分别以税前息前净利与税前净利为分母计算出衡量有效税率的ETR1及ETR2。公司规模则同时采用销货净额及资产总额二个变量度量,按相对大小等级加以分组,依序区分为Q1、Q2及Q3三个等级,Q1及Q3分别表示最小与最大等级规模的公司,实证结果显示最大规模的公司负担的有效税率最低,最后的实证结果也再次论证了这个观点。
这次讨论胡学勤副教授主持,他在最后的总结时谈到,这是厦门大学财政系与台湾逢甲大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财政系与逢甲大学将进一步在互派学者访问、讲学,甚至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展开更密切的合作,在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谢教授的这次报告起财政系与逢甲大学的关系进一步拉近。报告在学生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