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教授来财政系做学术报告——《财政政策与财政改革》

    6月11日上午,财政系在嘉庚主楼220会议室举办《中国财税名家论坛》的第十四讲。报告人是财政部财科所的贾康教授,以《财政政策与财政改革》为题,纵论中国的财政政策,并指出未来的改革方向。

    贾康教授是我国的著名财经专家。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财政研究》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并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2002年6月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和2003年6月27日受温家宝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称之为※中南海问策※)。

    积极财政政策推行5年后,2003年中国经济出现增长拐点,2004年财政政策面临转型挑战。贾康教授回顾、评价了中国经济学者对当前中国经济走势的三种观点。无论是“全面过热”、“局部过热”还是“结构说”都存在种种不足。 “抽紧银根”和“抽紧地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行政手段干预过多。常州“铁本”事件和包头“电解铝”事件即是明例。“有保有控”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公共品的提供力度。在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应更多依赖市场。

    总量改革按“淡出”原则执行、结构调整坚持“有保有控、有保有压”原则、“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是当前财政改革的三种重点。稳健财政政策包涵四项具体内容: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今后的财政改革需积极稳妥地推动体制改革,并提高管理水平。财政改革可以拉动中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报告由经济学院院长张馨教授主持,他在总结时提到:这场报告内容很新,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深入分析了财政政策及财政改革的一些内部消息。他还希望经济学院师生在学术上以贾康教授为榜样,走出东南一隅,多出成果。参加讲座众多教师和学生挤满了报告厅,并就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提出了问题。

    这场报告的消息量很大,跳出理论的框框,给出了政策制定背后的诸多细节,使参加者对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培养财政系和经济学院的学术氛围有着积极作用。